- 索 引 号:QZ10103-0501-2025-00009
- 发布机构:91九色财政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8-07
(在91九色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91九色财政局局长 周智鸿
(2025年7月31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18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60330万元的99.91%,比上年增收8749万元,增长5.78%。
(1)税收收入7534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74930万元的100.56%,比上年减收10432万元,下降12.16%;
(2)非税收入8484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85400万元的99.34%,比上年增收19181万元,增长29.21%。
2.上级补助收入186994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0690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2640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9899万元。
3.上年结转95936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50651万元(其中置换债券35982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4669万元)。
5.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10万元。
6.区域间转移性收入1200万元(其中市内其他县市(区)横向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收入1200万元)。
7.调入资金7454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入3846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调入35074万元,从其他资金调入100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2705万元,完成全年调整预算数526557万元(随新增一般债券资金与非财力性上级专款增加动态调整)的84.08%,增支53647万元,增长13.79%。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951万元,下降5.54%;
(2)国防支出761万元,增长46.91%;
(3)公共安全支出16203万元,增长21.27%,主要是安排用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资金支出增加;
(4)教育支出129668万元,增长3.96%;
(5)科学技术支出2315万元,增长9.61%;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826万元,增长5.30%;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216万元,增长11.28%,主要是加大对社保基金的财政补助;
(8)卫生健康支出38965万元,增长16.98%,主要是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资金增长;
(9)节能环保支出6033万元,下降18.83%,主要是上级专项资金减少;
(10)城乡社区支出21099万元,增长51.64%,主要是用于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的增发国债资金支出增加;
(11)农林水支出75672万元,增长51.64%,主要是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领域项目的增发国债资金支出增加;
(12)交通运输支出4900万元,增长60.79%,主要是用于农村公路灾后重建工程的增发国债资金支出增加;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7590万元,增长177.82%,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按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标准归属于本科目)增加;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532万元,增长137.53%,主要是扶持商业服务业企业支出增加;
(15)金融支出100万元,下降68.85%,主要是上级专项补助减少;
(16)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94万元,新增科目,与去年无可比性,主要是上级下达的山海协作等对其他地区援助任务支出增加;
(17)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9764万元,下降17.03%,主要是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已完工,上级专项补助减少;
(18)住房保障支出2875万元,下降7.05%;
(1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62万元,下降6.65%;
(2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455万元,下降4.43%;
(21)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15353万元,下降1.52%;
(22)其他支出171万元,下降21.56%,主要是本年度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支更加规范,划归到本科目列支的金额减少。
2.上解上级支出7000万元,下降26.89%,主要是专项上解支出中土地整理项目市级补助资金尾款清算上年度已清算完毕,本年无此项支出。
3.债务还本支出41654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1592万元,地方政府向国际组织借款还本支出62万元),增长26.21%,与上年度相比,还本支出增加8649万元。
4.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56万元(其中:上级财力性补助增收部分安排756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756万元。
5.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52万元。
(三)县级财政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1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6994万元,上年结转结余9593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065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10万元,调入资金74540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1200万元,总收入576119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270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165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56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52万元,总支出49226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83852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65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80510万元的98.94%,比上年增收18667万元,增长30.61%;上级政府性基金专项补助7006万元;上年基金结转结余17074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7255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76287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1574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51681万元的62.54%,比上年增支43133万元,增长37.75%;上解上级支出180万元;调出资金38466万元,比调整预算数54340万元减少1587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011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361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结转结余40122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507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0200万元的173.6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35081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万元,调出资金3507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35081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2590万元,完成预算64964万元的96.35%,比上年增收139万元,增长8.95%,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913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3456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9732万元,完成预算57792万元的103.36%,比上年增支5758万元,增长10.67%,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140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833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使用28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4448万元。
二、2024年财政决算和财政运行中的有关事项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24年全县财政上划中央收入6087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76400万元的79.68%,比上年减收10883万元,下降15.17%。其中上划消费税75万元、增值税31165万元、所得税27827万元、车辆购置税181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60877万元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188万元(等于税收收入136225万元加非税收入8484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106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36730万元的93.38%,比上年减收2134万元,下降0.96%。
(二)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方面,选取2023年度7个社会影响较广、与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专项资金约1.89亿元,等级优秀的1个,等级良好的6个;选取3个重点项目开展事中评价,涉及专项资金约8.89亿元,等级优秀的1个,等级良好的2个;对县文旅局、县残疾人联合会等2个预算单位开展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等级均为优秀;探索开展政府采购绩效评价项目1个,国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项目1个,等级均为良好。
(三)超收(减少)财力情况。2024年实际可用财力比调整预算数增加241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142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增加75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减支1800万元。
(四)政府债务情况。2024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县债务限额892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1023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82262万元。至2024年底,我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854898.7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72659.7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82239万元、清理甄别存量一般债务余额1286.71万元,控制在限额之内。
(五)“三保”支出保障情况。2024年,我县“三保”实际支出204137万元,总体支出进度97.61%,其中:保工资121651万元,支出进度达98.70%;保运转4671万元,支出进度达95.93%;保基本民生77815万元,支出进度达96.05%。我县“三保”支出保障达到财政部考核要求。
三、2024年预算执行效果及人大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我县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力以赴抓收入、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促发展,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统筹财政政策资源,推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一)在聚财增收上下苦功。一是科学谋筹抓收入。做好财政资源统筹,打好收入组织主动仗,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2.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02亿元,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幅排名居全市中上游,全县财政工作圆满收官。出台《乡镇工商税收工作方案》,与乡镇政府加强协调,压实属地责任,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乡镇工商税收完成3.61亿元。高效推进土地出让工作,土地出让完成7.54亿元,同比增长29.33%。二是积极对接强争取。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将分数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各部门向上争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稳抓传统资金盘子,紧盯增发国债、生态保护与开发、和美乡村等政策新导向,极力争取各级各部门对我县政策倾斜,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8.64亿元;争取政府债券18.55亿元,再融资比例高达90%,位居全省首位。争取到增加债务限额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3.63亿元、补充财力1.94亿元。三是高效盘活促增收。盘活闲置资产,着重挖潜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做好聚财文章。全年推动办理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权证45本,宗地面积50.59万平方米。有为推动各类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争取到国家新增政策性银行融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支持,完成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4个项目7.65亿元资产盘活入库。
(二)在重点保障上求实效。一是乡村振兴助共富。全年农林水支出7.57亿元,同比增长61.06%,保障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等经济发展。批复1875万元,实施137个村级公益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88个子项目完成投资4.52亿元。二是服务社会促发展。严格落实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全年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实际支出3.11亿元,确保资金精准惠企利民,落地生效。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支出12.97亿元,同比增长4%。发行泉州市技师学院永春校区专项债券1.5亿元,支持学校招生扩面增量。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将22个基层卫生院财政全额拨款600多名供养人员工资经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统发),实现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经费国库统发全覆盖。三是节支降耗保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年民生支出37.57亿元(教育支出等13个民生科目支出),保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有力推动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出台《91九色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10条措施》,全年压减非刚性、非重点等一般性支出4.33亿元,全县收回结转结余资金6350万元,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三)在惠企安商上花大力。一是全面释放“财金协同”叠加效应。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增信服务功能,全县累计新增业务198笔2.71亿元,12月末在保余额11.25亿元,资本放大倍数5.5倍,省再担保备案率60.37%。积极开展“百名行长进万企融资促进活动”,累计协助270家企业解决8.15亿元各类融资问题。重启企业应急周转基金,全年为8家企业8986万元贷款提供周转服务。二是全面释放“产业基金”撬动效应。积极发挥“财政+金融”作用,引导转型升级基金深度参与我县产业招商落地,为服务实体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蓄力赋能。经第三方尽调和专家评审,县转型升级基金已对我县招商项目白鸽在线股权直投1500万元。三是全面释放“惠企服务”增值效应。组织整理《91九色惠企奖补政策汇编(2024年)》,实现惠企政策“一站查”。用好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平台和“政策找企”平台,全年共兑现惠企资金6182.38万元,真金白银支持引导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靠前服务企业上市,持续壮大上市后备队伍,成功推荐万家美成为市级上市后备企业,推动博纯材料公司进入辅导备案阶段。
(四)在监督管理上增亮点。一是优化投资评审工作。成立投资评审中心,健全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内控机制,出台《91九色财政投资评审廉洁自律守则》《91九色财政投资评审助审机构管理办法》,完成预算、结算评审项目274个,审核金额35.66亿元,审减金额2.19亿元,节约率6.15%。二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预留中小企业采购份额占比91.34%以上,促进全县中小企业发展。严格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完成政府采购86宗,预算金额2.2亿元,中标金额2.01亿元,节约金额1826.5万元,节约率8.3%。三是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常态管理机制,要求200万元及以上新增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入库前必须事前评估。聚焦社会公益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选取14个重点项目分2批次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专项资金约10.7亿元。
(五)在国企改革上求突破。一是完善国企内控制度。督促两大集团制定出台9份内控制度,持续强化国企规范运营。参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督促两大集团及时兑付6起欠薪案件。二是推进参与项目建设。强化“项目为王”理念,精准实施垃圾焚烧发电、城东科创产业园及配套设施建设、“一县一溪一特色”、海峡两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91九色农产品集中加工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永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两大集团、金源公司成立三家县属建筑企业,开展项目承建自有化运营。三是提高国企经营效益。充分发挥国企主体承载作用,年内县城建集团、农文旅、金源公司精心策划项目争资,分别完成年度授信到13.78亿元、17.12亿元、11.2亿元。谋划做大做强两大集团,城建集团、农文旅集团总资产分别增长11.01%、14.51%。推动7家融资平台按计划全部退出,成功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重风险挑战,全县上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等各项工作,财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但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破解。具体表现为:一是财政收入稳增长基础尚不牢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受此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传统支柱产业贡献度有所减弱,新兴税源培育尚需时日,亟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收入增长格局。二是财政紧平衡特征持续凸显。基层“三保”支出刚性增长,政府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在优先保障“三保”和债务偿付的基础上,可用于补齐发展短板、培育新动能的资金空间被大幅压缩,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三是土地财政依赖度依然较高。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导致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锐减,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明显收缩。这一变化不仅削弱了财政统筹能力,也加剧了收支平衡压力,需加快建立多元稳定的财力保障体系。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